为切实提升学院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水平,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10月3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名家大讲堂特邀大连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洪晓楠来校作学术指导。学院博士教师及近三年拟报考博士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参加座谈交流。

洪晓楠系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委员、教育部哲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著作等身,学养深厚。在交流研讨会上,洪晓楠紧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结合自身深厚的学术积淀及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国家级课题的评审经验,进行了主题分享。随后,与会教师结合各自在学术研究中遇到的科研困惑,踊跃发言提问。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大理论问题的学理深化、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与应用、高水平理论文章的写作与发表、青年教师在科研起步阶段的规划与资源整合等方面。洪晓楠一对一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其深刻的洞察、犀利的点评和务实建议,令在场教师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兆婷总结指出,高水平科研是推动学院内涵式跃升与人才培育质效突破的战略支点。洪晓楠以其坚实的学理根基与前瞻性的学术视野,进一步提升了马院教师的理论自觉与研究自信。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当勇立时代前沿,成为思想创新的先行者,以沉潜之力夯实学术功底,实现教研深度融合:借课堂教学凝练科研命题,凭前沿成果赋能课堂革新,持续深化与党的创新理论同频共振,构筑思政课理论供给的持续创新力,切实增强思想引领的时代穿透力。
此次学术研讨交流充分,思维碰撞激烈,学术氛围浓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科研支持与服务、助力教师成长的重要举措,不仅是一次精准的科研指导,更是一次深刻的学术熏陶,为学院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滋养,对后续研究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