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学科研融合路径,提升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推动教学全流程的优化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AI赋能思政课教学科研与教师智能素养提升”培训,特别邀请华北电力大学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建红教授团队作专题讲座。
本次培训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内容涵盖了思政课教师应用生成式AI的技术和思路、生成式 AI 赋能思政课教学过程创新、思政课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应用创新等七个方面。9月23日下午,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吴培以“AI驱动思政课学情分析的模式创新”为题,作线上专题分享。她从生成式AI在学情分析中的数据采集、应用策略和实操演示三个方面展开,重点分享了生成式AI在思政课学情分析中的三大应用场景,即在热点研判方面,建立资料库与指标体系,筛选适配热点;在课堂互动与问题设计方面,用生成式AI优化提问,分析互动数据定位学生困惑与兴趣;在个性化与作业分析方面,通过雷达图和年级作业对比精准画像学生学习状态。吴培还结合案例,现场演示了AI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创新运用,包括以知识图谱为基础贯通教学流程,构建分析系统实时识别学生行为,联动分析师生行为优化教学策略等。
培训期间,教师们围绕“AI实操应用”“数据隐私保护”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此次培训既有深度的学理分析,又有AI赋能思政课的精彩演示,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思政课建设,提升教师智能素养提供有效指引。王兆婷在总结中指出,当前正处于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政课教师要主动成为技术变革的先行者,将AI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融入教学全链条。学院将积极搭建平台,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智能素养,推动思政课向“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发展,构建契合时代需求、赋能学生成长的思政教育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