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价值引领功能,引导青年学子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5月27日,由浙江省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真理的味道·之江红韵·经贸青年说”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决赛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全体思政课教师、思政类社团学生共10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展示活动自3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全校大一、大二年级作品67件。通过专家评委层层筛选,共有13件作品入围决赛。决赛现场,13支参赛队伍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思政课程,围绕“八八战略”、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共同富裕等时代课题,化身“思政小讲师”,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和新颖的视角开展授课和情景剧展示。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3名金奖、5名银奖、5名铜奖和17名优秀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兆婷对比赛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她指出,选手们既能精准把握思政理论知识内核,又能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课堂洋溢着真理的厚重感、思政的浸润感与青春的蓬勃感。同时,王兆婷结合教育部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的要求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选题要对标比赛文件,深耕浙江红色文化资源,以小切口讲大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二是讲课内容要结合思政课教材中的有关章节,帮助青年学生读懂新时代伟大变革,讲好中国故事;三是教学创新要围绕大学生所关注的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设计,让真理的甘甜浸润求知心田。她希望全体同学以此次比赛为契机,不断提升理论素养,踊跃加入“学马、信马、讲马”的行列。
本次活动旨在鼓励青年学生从“听讲者”转变为“主讲人”,用青春话语解读党的创新理论。通过“学生主讲、师生共评”机制,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让青年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深化理论认知、在多维互动中厚植家国情怀、在躬身实践中感悟责任担当、在思想碰撞中凝聚青春力量。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化“真理的味道·之江红韵”大思政课品牌建设,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使思政教育成为滋养心灵、启迪智慧、引领成长的“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