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教育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相关要求,提升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3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钉钉平台,组织召开了疫情防控期间“形势与政策”课网络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俞校明、副院长王兆婷、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体教师以及各系专职书记、辅导员等“形势与政策”校内兼课教师近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俞校明主持。
会上,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孟璐就疫情防控期间的授课计划、教学要点、考核形式、上课要求和优学院平台操作等进行了说明。副院长王兆婷着重强调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秩序,指出在教学内容上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疫情防控部署会议精神,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要将我校师生的战疫故事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传递经贸学子的正能量;在教学秩序上要用好“两个群”,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在线互动交流,以及教师与教师对线上教学心得的交流分享。院长俞校明作总结讲话,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意识形态的引导,强化思想引领。同时,任课教师要认真做好备课和熟悉网络教学平台操作,扎实开好“形势与政策”课。
按照国家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和学校“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线上教学和线下防控的互动中开启育人新模式。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与人民网优学院平台深度合作,开展线上专题化教学,课程覆盖全校近8000名学生。借助人民网数字马院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认真设计教学内容、科学构建教学体系、精心优化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将“增强必胜信心 发挥制度优势 坚决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作为第一课的内容,引导大学生认清疫情防控形势,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新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将疫情案例融入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之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专题中,科学构建疫情防控版“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体系,筑牢疫情防控“思想关”,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特殊时期的主渠道作用。